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高山草原上美夢成真的幸福—在奇萊南華


















「金色的馬鞍 搭在
  四歲雲青馬的背上
  現在出發也許不算太晚罷
  我要去尋找幸福的草原
  尋找那深藏在山林中的
  從不止息的湧泉

  金色的馬鞍 搭在
  五歲棗騮馬的背上
  此刻啟程應該還來得及罷
  我要去尋找知心的友人
  尋找那漂泊在塵世間的
  永不失望的靈魂」

金色的馬鞍.席慕蓉

能高越嶺西段是前往奇萊南華必經的道路,不過因為部分路段極易崩塌,同時又適逢天池山莊整建期間,所以從去年下半年就殷殷期待的行程,一直到今年5月總算順利完成。





















西自屯原登山口,東至天長斷崖的能高越嶺道,雖然已經不是日據時代的老路線,但從楊南郡老師所寫的「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一書中得知,這裡曾經有賽德克族勇士打獵時快跑的腳步和吼聲,曾經有日軍開拓道路的炸響和行軍的痕跡,也曾經迸發霧社事件的衝突與槍響,但靜默的是這裡的山林,歷史的血淚痕跡也許已經被擦去,不過它們卻是現存的見證者。現今除了帥氣地騎著野狼機車奔馳的天池山莊莊主外,多數行走在能高越嶺道的應該是嚮往著最美高山草原的山友了吧,從奇萊主峰一路迤邐南下到安東軍山的稜線上,鋪滿了油綠綠的箭竹草原,這裡讓人多麼嚮往呀! 在開闊的藍天綠地間,有睜著大眼的活潑水鹿,有如鏡般的池水,有奇峻陡峭的岩石,這是藏在台灣中央屋脊上,一片純淨絕美的風景。




















長達13公里的能高越嶺西段,有點像是玉山步道的升級進階版,雖然是一路緩上,但頂著初夏的炙陽和雨季間悶熱的空氣,走來覺得不太輕鬆。沿途上沒有那麼多玉山步道旁常見的鐵杉和圓柏,幽靜的森林仍擋去一些暑氣,不時還能遇見溢滿負離子的大小瀑布,而一旦聽見那垂降而下的嘩嘩水聲,溫度就像立刻降了好幾度似的,更別說是那源自奇萊南峰山腳飛縱而下的能高瀑布了,從天而降的塔羅溪水幻化為一陣陣白色的水霧,分成上下四疊,沉降到岩壁底下的深潭裡,多麼想縱身而下,沉浸在清涼的溪水裡快活快活(不過當然還是不行,站在吊橋上好好欣賞就很快樂了)




















天池山莊是第一天的行程終點,這座新建的山屋約略橫跨在能高越嶺段的中間點,今年522才開放入住的天池山莊真是嶄新無比,踏進山莊大門就可以感受到淡淡的木頭香和那煥然一新的氣氛,兩層山莊的一樓是團體房、餐廳、管理員室,樓上則是以四人房為主。房間裡雖然都是通舖的形式,但還配有專門放大包包的隔間,除此之外,山莊外還有沖水式馬桶(不是大霸九九山莊那種流水式,而是和一般市區常見的蹲式馬桶相同)以及配著閃亮方鏡的洗手台。天池廚房則是由專業廚師包辦了山友們的三餐和點心。這裡實在是太豪華了,雖然住在這裡是很興奮、很享受,不過暗自裡卻想我們真的需要這麼豪華的山屋嗎? 簇新又便利完善的山屋確實是極具吸引力,但有沒有可能反倒是浪費了更多的食物與水資源? 又產生了更多的髒亂與垃圾? 相較於舒適的山屋,學習珍惜大自然的資源和自律地與大自然共處可能是更重要的吧!
















從天池山莊的東側抬頭望去,就是南華山的頂端,往前看去就是延伸至能高主峰的長長山脊。在到達山莊的當日傍晚,能高主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而這一陣陣從遠方飄然而上的雲霧,身型是這樣輕盈,緩緩騰飛,越過高高又成堆的積雨雲,偶爾還在空中優雅地翻個滾,再踮著腳快速躍上高處的樹頭,乘著風奔上山頂,然後就無影無蹤了,這變化多端的雲霧真是讓我看的心迷了,就在想不知它們要往何處而去的時候,遠處下沉的陽光把南華山頂照個金光閃閃,高處的白雲也從金黃色漸漸地轉成粉紅色,回頭一看,遠處淨空的天際已經泛起彩色的晚霞,近處則是藍色的山巒與淡藍色的雲海,實在是太美了。山莊二樓的陽台上立起一整排的照相機腳架,大概所有的山友都跑出來欣賞這晚的落日紅霞囉。微冷的空氣雖然漸漸讓手指有些發抖,但就是要看到最後一抹紅霞消失在地平面才要隨著人潮散去。
















為了欣賞草原上的日出,我們又是摸黑出發,半夜3點鐘,頂著滿空銀輝的星星,望著如勾的金月,向前方1公里處的天池進發。前訪奇萊南峰和南華山的路線有點像是Y型,天池就是在叉子口,越過沒有水的天池後,我們先前往奇萊南峰,從這裡還可以看到山腳下點點燈火的花蓮呢! 遠處天邊慢慢的亮起,我們也緩緩走過塔羅溪的凹谷再循著之字坡往上,奇萊南峰是在奇萊主峰的西南側,站在南峰上往北望去就是奇萊主北峰的稜線,太陽就從這裡高高的升起,回頭向南望去,晨光將遠處的高山染成一片紅色,從南華山一路漫去的草坡也由暗轉紅,再從一片金黃轉成亮綠色,這怎麼能不叫人興奮呢!!
















回到天池後就再拐往南華山的方向,南華山的展望就更好了,往東看去是木瓜溪谷,漸層藍色的山谷引著視線望向低處的花蓮,往南則是一路綿延無盡到能高主峰和南峰的草原,往西北方奇萊南峰的方向看去,還能望見奇萊主峰的身影,奇萊連稜的天際線就在眼前。在春夏之交,南華山是一片嫩綠,夏秋時應該就會轉換成柔柔的枯黃色,當然也不難想像深冬時覆蓋在銀雪之下的南華山又是怎樣的誘人了,也許下回就來這裡賞雪吧。
















詩人席慕蓉說,金色的馬鞍一詞在蒙古話中是幸福和理想的象徵。站在這遼闊寬闊、如波浪般起伏的高山草原間,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而這次路程長達35公里的奇萊南華兩日遊,一路上有同隊夥伴的互相加油打氣,讓大家在高溫無風的日頭下可以更有勁的前進,也是一種幸福。特別這次走在能高越嶺道上,來回都有一半以上的路程是在中午及午後的高溫下進行,這真是讓我覺得整個人都快蒸發似的,即便是在回程長路緩下也真是不輕鬆,還好此時夥伴們拿出手機和擴大機放出音樂,分散一下注意力,就好像先前走大鹿林道時那樣,大家說說笑笑間也就不會注意到身體上的疲累與不適。實在是感謝主的保守,賜給我力氣完成最後1公尺,也讓我們在地震之餘平安下山。在為這趟幸福的旅程感謝主的同時,想到祂對我所做的,不僅是像同隊登山的夥伴,也是我人生路上同行的好友,就如同詩歌「耶穌恩友」所說的:「耶穌是我親愛朋友,擔當我罪與憂愁,何等權利能將萬事帶到主恩座前求。來到主恩座前求,在主懷中必蒙護佑,與主同在永無憂。」有主的同在,確實才是真正的幸福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