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三六九山屋前的晴朗清晨總是十分動人,伴隨桃山背光剪影的是不曾重覆的五彩朝霞與充滿流動感的浮雲,不知有多少次是這樣地遠眺桃山,總是因為懼怕威名在外的桃山天梯,而遲遲不敢走入這片美景,但就在2013歲末之時,終於鼓起勇氣,向桃山走去。
不論是要稱呼它為桃山還是拳頭石,這些名字都是由其形而來,然而桃山的精彩之處並不在其形(如雪主,大霸),也不在其勢(如南湖主,奇萊北),是在那居高臨下又登高望遠所能見到的景致,標高海拔3,325公尺的桃山山頂雖然只是個三等三角點,但它在雪山東北向稜脈上的位置,向低處可欣賞七家灣溪與武陵農場的寬闊谷地,在高處不僅能更近地欣賞南湖大山的雄姿,也能以不同角度欣賞大小霸、品田山和雪霸聖稜,實是美不勝收。「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遙遙巉巖,秀冠原鄉。」詩經用燦爛的桃花讚美即將出嫁的淑女, 那這次姑且容我拙劣的移花接木的改寫,來為桃山之美加添灑些繽紛小紙花吧!
相對於秀麗的桃山,遠遠地站在最末端的喀拉業,在山友心中的最愛百岳排行榜不僅是敬陪末座,還得了四大鳥山的惡名,這樣的對比就像天鵝和醜小鴨一樣,雖然它取代詩崙山列入百岳又並稱武陵四秀,但和其他三秀比起來,喀拉業簡直就像灰姑娘的姐姐一樣。
很不幸地我也沒有因為實地拜訪喀拉業而改變先入為主的偏見,從桃山走向喀拉業時讓我想起去年在北大武的百岳ending,還覺得二段行程有不少相似之處,這二座山都是稜線末端的百岳,三角點都展望不佳,而且路程都在樹林與箭竹間上上下下,就像在走中級山一樣,不過北大武有極其美妙的雲海,和高聳入雲又姿態優美的鐵杉林,在我心中實是明顯勝過喀拉業。雖然此次行至詩崙山和喀拉業間的空曠之處又看了一次從南湖大山背後冉冉上升、金光四射的精彩日出,同時這地方還有一大片在朝陽下閃閃發亮的高山芒花,不過很可惜這些並沒有讓我感動到想改變對喀拉業的偏見,反而居然在走回桃山之時就直接給它打上永不再來的印記,就把這回當作是一次雪山東北稜的巡禮吧!
但意外的是預想中的桃山天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雖然上下桃山的高度落差也有1,200公尺,陡峭程度與志佳陽、奇萊主北都在相同水準,但桃山路況真是好走的多,不僅沒有心驚膽戰的破碎地形,也沒有彎曲拐腳的樹根,抵達3.8k景觀台之前,多是走在二葉松林蔭下鋪滿松針的泥土路上,也許似是無止盡的之字坡走來有些無趣,但松林裡馨香醒腦的氣息減少了爬坡的辛苦與煩躁,即使在朝向4.5k的登頂之路不免遇見碎石路段,遠望對面還留著初雪的雪山圈谷、雪北和品田山,迷人山景也使我心曠神怡,踩著穩定節奏的腳步,邁向桃山之巔。
有時確實不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到底能走完什麼樣的山路,而走在山林之中,也不是隨時都有指標可以遵循以避免迷路,如此不免自忖,到底應該做出什麼選擇呢? 有些路看來簡單,但其實卻暗伏危機,或讓旅人誤入險境,有些路看來困難,卻是唯一能到達目的地的路。聖經上面說:『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這一陣子在工作上又遇到不少失望與挫折,我明白還是有不同的選擇走向不同的道路,但只能繼續仰望主的帶領,祂說祂的話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即便堅持原則並不會使我輕省的前進,還是希望憑藉著微小的信心,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這次前往桃山、喀拉業己是在時序入冬之際,桃山上的夜晚是零下7度,白天雖然有太陽,但走在陽光微微透進的森林裡也還是讓我鼻涕直流,山下的武陵農場和南山村,清晨傍晚也是在零度上下,在這一片瑟瑟寒氣中的高山芒己過盛開之時,松果也漸漸落下,馬醉木還在炫耀豔紅的果實,高山杜鵑則是在醞釀著明年的花期,不久後這裡即將就是一片冰雪世界,可愛的桃山山屋也會被堆積的雪色包圍。雖然我不是誤入桃花林的武陵人,但仍為這武陵農場其上有若世外桃源的美景心醉神迷,即便今年的百岳高山之旅就在這裡劃下句點了,但仍然要展開雙臂迎接新年高山雪季的來臨,期待下個有著漫山遍野燦爛杜鵑的春天,以及再訪這片我心中的桃花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