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書名:Resurrection: Interpreting the Easter Gospel
中文書名:復活的力量
作者:Rowan Williams
中文書出版社:校園書房
也許和聖誕節一樣,這個世界在21世紀所慶祝的復活節恐怕也是錯失焦點的,真正的復活節和彩繪蛋、兔寶寶或是巧克力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為了重現復活節故事的重要畫面與模式,透過彙整一系列的講章,這本書嘗試用一個寬廣的視野,理解與呈現耶穌復活對於當時的猶太人與外邦人,以及往後的世人有什麼樣的影響,而目的就如同作者於前言中所表明的:「復活節是上帝在行動」,亦即透過解析復活節的故事,重新發現那滿有恩典的神。
第一個場景由耶路撒冷開始,根據聖經,耶路撒冷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但也是聖靈在五旬節臨到後,使徒彼得站在這群曾高喊「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的群眾間開始見證耶穌復活的地方。彼得主要的見證如同使徒行傳3:13-19中所講到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 神,就是我們列祖的 神,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耶穌;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反求著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 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了;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弟兄們,我曉得你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但 神曾藉眾先知的口,預言基督將要受害,就這樣應驗了。 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
耶穌受死而復活,是為了讓信靠的人得以從罪的權勢與被毀滅的終途被釋放,祂在當時世界的審判台前是無罪的受害者,但在末世的審判台前,祂卻要成為那握有權柄的君王;耶穌並未選擇在受難的當下,立即還擊於加諸於祂身上的暴力與不義,相反的祂選擇接受父神的安排,讓祂的復活帶來在末世審判台前被赦罪的希望與機會。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使那群曾經把耶穌交付給彼拉多猶太人,在彼得的見證中看見了主,看見自己所造成的傷害與愧疚,覺得扎心而選擇悔改,接受耶穌赦罪的恩典。
其次則是在加利利。馬太福音前段提到,加利利是耶穌呼召當時還是漁夫的彼得和他的弟兄安得烈為門徒的地方,在約翰福音裡,加利利是耶穌復活後,彼得和其他門徒在清晨一起捕魚時,認出耶穌並且在海邊一同共享魚和餅,又接受耶穌呼召的地方。這頓在沙灘上的早餐,應該會讓門徒們,特別是彼得,想起耶穌受難前的那頓餐食吧,當時耶穌對著信心滿滿的彼得說,在雞叫以前,彼得要三次不認耶穌,而這也的確發生了,當彼得聽到雞叫後,與遠處被公審的耶穌的一個眼神交會,就想起了耶穌的預言而痛哭失聲、脫逃而去。但是這痛悔與羞慚就在耶穌接納的恩典裡逐漸消逝,並且讓門徒願意再次接受呼召,餵養耶穌的群羊,向世人見證並帶領信徒建造教會。
耶穌的復活不僅讓一群相信祂的婦女,在看見空墳墓之後,顧不得當時猶太人社會不採信婦女證詞的慣例,趕忙跑回去向使徒和其他人作見證;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3-10這段經文中也見證了接受恩典與呼召的過程:「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就是彼得)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 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 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 神的恩與我同在。」教會就是在這見證與呼召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慢慢的被建立,保羅將教會比喻成耶穌的身體,在神的恩典下,信徒們就如同肢體,在一主、一信、一洗的基礎上互相連結,共同盼望耶穌的再來,期待與主同活在永生的新天新地裡。
對於教會中的信徒而言,這位十字架上的耶穌,也許曾是個陌生人,但在接受神的恩典後,就都是神家裡的人了。耶穌說(約翰福音14:26-27):「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接受耶穌,就是接受新生命的開始,而新生命的建立,是要倚靠聖靈的帶領,聖靈則是復活耶穌的應許,透過聖靈的工作,神就用真理與恩典澆灌,讓新生命得以生長。神並未應許一個無風無雨的人生,常常祂是允許苦難與風浪來測試、磨練信心,讓青澀轉為成熟,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這得勝的信心與危難中的平安,是從耶穌復活的生命而來的。
對我自己來說,相信主耶穌的復活,是個人生道路的選擇。常常覺得靈魂和自由意志是神賜給人的兩樣極為寶貴的禮物,因為有靈魂,人能夠了解、欣賞許多形而上的東西,並且知道要尋找信仰,因為有自由意志,雖有神的主權,但人還是有權利、有責任做出選擇,只是在這尋找與選擇的道路上,願意用什麼作為指引。感謝復活的主耶穌讓我對生命有了不同的看見,讓我的眼睛得以向上遠望,也感謝祂讓我的生命有了不同的方向,即使我的人生道路顛簸,即使我也曾經失腳,但真的感謝主,至少我還不曾失去祂所應許的盼望。順便分享這首「因祂活著」,常常是我在憂鬱、挫折時的幫助:
神差愛子 人稱祂耶穌 祂賜下愛 醫治寬恕
死裡復活 使我得自由 那空墳墓就是我的得救記號
因祂活著 我能面對明天
因祂活著 不再懼怕
我深知道 祂掌管明天
生命充滿了希望 只因祂活著
何等甘甜 靠耶穌基督 祂帶給我滿足喜樂
更覺安慰 乃是我確信 我能面對未來坎坷 因主活著
因祂活著 我能面對明天
因祂活著 不再懼怕
我深知道 祂掌管明天
生命充滿了希望 只因祂活著
我有一天 會渡生命河 人生苦難 一一攻克
藉主耶穌 戰勝了死亡 我將看到祂榮耀光 見祂活著
因祂活著 我能面對明天
因祂活著 不再懼怕
我深知道 祂掌管明天
生命充滿了希望 只因祂活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