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書名:Knowing God
中文書名:認識神
作者:J. I. Packer
中文出版社:證主
真正的基督徒該是甚麼樣子? 這個身分除了是宣告自己的信仰以外,還能告訴別人甚麼?「甚麼是基督徒? 這個問題可以用很多方式作答,不過,含義最豐富的答案,就是以神為父的人」,巴刻教授在這本書中提到基督徒是一種特別的身份,屬於能藉著恩典和憑著信心來到宇宙間獨一又聖潔的神的面前,不僅不需要害怕,並且可以稱祂為天父的一群人。要得到這樣的身份並不需要填寫甚麼申請表格、懂得甚麼特殊技術或學問、準備工作清單或是累積甚麼相關經驗、也沒有甚麼手續費或是資歷證明是必要的,相信並接受神的獨生子耶穌赦罪的恩典是唯一得到這樣身份的方法,同時也只有這個方法才能讓神更新他們的本性,這群人因為認識神而對神的事大發熱心、會思想神的偉大、為神顯出極大的勇氣、並在神裡面獲得極大的滿足,因此他們能活出一個愛神、信靠神、以神為樂、仰望神和順服神的人生。
會選擇這種身份是認識神並且相信祂的結果,那麼又該如何認識神? 巴刻教授引用聖經的經文,說明在我們認識神之前,其實神早就認識我們了,在先知書耶利米書1:5,神對耶利米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在出埃及記33:17,神則對摩西說「你在我眼前蒙了恩,並且我按你的名認識你」;在新約,耶穌則說祂是好牧人,並且認識祂的羊,祂的羊也認識祂,曉得祂的聲音。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都是由這位神所造,除了今生今世的道路,這位神也指出一條通往永恆生命的道路,使這些選擇認識祂、回應祂的人能在走到這個屬世生命的盡頭前,還有機會走上這條永生之道;神總是先主動出擊,並且耐心地等待回應,因此認識神其實就是回應這位創造宇宙也創造生命的神。
也許神在現今較少以直接可聽到的神祕聲音或是極其不可思議的神蹟奇事來宣告祂自己的存在,但是神的本意還是要讓祂所創造的生命能尋找祂、認識祂,並重新恢復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有聖經來見證祂,其中認識耶穌更是最能認識神的方法,在約翰福音14:6-7,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是我,也就認識我的父。」雖然在最終審判來到之前,人不可能以面對面的方式來認識神並和祂建立關係,但從聖經裡對於耶穌的描述,這位來自神的獨一兒子的一言一行是最能反映出神的本質與性格的。聖經裡所說的這一位神,祂說祂是自有永有的,神學上則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方式來說明神的位格,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就是由這樣的位格概念來介紹神,這位神不僅僅是唯一的真神,祂也是那位曾經既為神、又為人的耶穌,亦是那位與信徒同在的聖靈。
除了神對於自己位格的宣稱以外,聖經中也不乏以擬人性的形容詞來幫助我們認識這是怎麼樣的一位神,因此在這本書的第二部份,是由神的性格來介紹神,諸如神是永不改變的、至大威嚴的、獨一全智的、有恩典的、會發義怒的、恩慈的等等,不過巴刻教授也提醒著說:「聖經習慣採用那些描述人的措詞來形容神的態度和性情,聖經採用這種表達方式,乃基於神是按照祂的形象造人,以致人的性情和性格都像神,多於像任何別的東西。然而,當聖經用擬人的表達方式來論到神時,絕不表是那些在我們這群有罪的受造者身上出現的種種限制和瑕疵,會同樣在聖潔的造物主身上出現;反之祂與人相反才是理所當然。因此,按照聖經的觀念,愛雖然是神的屬性之一,但它不會使神變得像人那樣,因著愛而做出愚昧、衝動和不道德的事。同樣,在聖經中,神的憤怒屬性也絕不像人那樣,出現喜怒無常、任性、易怒的表現,並在發怒時作出卑鄙可恥的行為」,這真是極好的提醒,雖然我們可以從聖經中的故事了解種種神的作為與祂所表現出的性格,但畢竟人不如神的完全,容易以偏概全,因此還是要依靠神的帶領,幫助我們從研讀聖經中得到對祂更全面的認識。
不過,聖經中所敘述的事情在時間上和我們距離遙遠,身為現代人似乎會因為無法體會聖經故事中那些榮耀、振奮、與神同行的感覺而退縮、挫折或沮喪,好像神對於現今的我們是那樣的遙不可及,那些發生在古早過往的故事與我們現今的人生好像是無所關連,不過,巴刻教授認為,如果讓這些歷史人物與事件成為我們和神的連接點,我們會有這些感覺其實是很自然的,但是當我們選擇以神自己成為連接點,這樣的隔閡就不在了,因為這些聖經人物所信的神和我們現代人所信的神是同一位神,是完全一樣的神,當我們從聖經故事中看到這些人如何與神相交、如何信靠神、如何憑著信心而活、如何持守神的應許時,這些曾經發生在聖經人物身上的實際經驗就和我們在現今學習如何對神有信心地過日子的過程是一樣的,那麼這些聖經人物與神之間的故事就如同一面鏡子一樣,幫助我們檢視、反省和體認與神的關係,並從中得到鼓舞,因為神在過去如何作為,祂在今日也將如何作為,祂既能帶領過去每一個屬祂的百姓,必定也能引導今日信徒的腳步。
在眾多聖經人物之中,主耶穌是最重要的一位,因為祂不僅僅是反映了神的本像,更是神所預備的救恩,也是那通往永恆生命的唯一道路,祂的受難、復活與再來是整本聖經的核心。因此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是以「挽回祭」來指向這個核心,書中所引用的羅馬書3:21-26是這麼說的:「但如今,神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就是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不認識神、拒絕神又偏行己路的罪性是使人與神隔絕的原因,也終將讓人走上那條永被棄絕的黑暗道路,但終究要付出甚麼樣的代價,才能跨越這生命的鴻溝呢? 人既是有限,來自人的作為是不可能的,只有神自己動工,讓無罪的耶穌替我們付出代價,才讓這條生命的道路被開通,讓神與人的關係能被挽回,耶穌願意用自己的順服以遮蓋人的罪,使我們在神的面前本為有罪但卻因為相信耶穌的緣故而被認定為無罪,才能得了神的兒女的名分,永生之道的大門也因此向信徒們敞開。
除了永活的應許與盼望,生命的改變則是另一項禮物,而且就從接受耶穌為救主的那一刻開始。認識神、認識耶穌的人,也是認識自我罪性與有限的人,他們並不完美,但他們相信的神是全備;他們的生命一樣充滿了試驗與挑戰,但他們有神可以依靠和追隨;他們同樣會經歷迷惑、痛苦、淚水與掙扎,但是他們有來自神的喜樂與平安;即便他們對於現今的時日有所失落,但神祂自己和那不落空的應許才是他們眼目真正所望。就如同聖經中那些過往人物一樣,他們走在信仰的道路上,也許對很多事情不是那麼明白,但他們用信心的眼睛仰望神,在摸索之中漸漸長出信心的果實,並且還能幫助其他迷失中的人找到這條道路。也許這樣的人生模式乍看之下並不吸引人,但是真正走過起伏無常的人生道路的人,是能體會打著凡事操之在我的旗幟是行不通的,那些曾經在生死交關之處掙扎過的人,是能了解人面對死亡時是多麼無知和恐懼的,因此能做選擇的時候,為什麼不做個好一點的選擇呢?
這本書真的可說是我的all-time favorite,不時地重讀總是帶給我很多的警醒與啟發,因為神實在是太豐富又太複雜,一些新的人生體驗往往能讓我對舊日已讀過的字句有不同的感受,也因此對神的認識又能再多增添一些。神是非常奇妙的,祂總是知道要如何帶領每一個願意信靠祂的人,幫助他們更深刻的經歷祂,認識祂,所以使徒保羅說的好呀,他在腓立比書2:7-8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是當作有損的,因我已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想這應該就是真正基督徒的寫照。
不好意思,我想詢問一下關於您去年去義大利Misurina湖,您的網誌提到是坐bus31號到達,但我查網站31號的終點站不是Misurina,還是說終點站走到Misurina很近呢?今年6月初會去,請您幫個忙,謝謝
回覆刪除您好...很喜歡您在文章第四段中,引用巴刻教授的那段話...真的給了我很深刻的提醒,謝謝您的分享,感謝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