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南仁山保護區與阿塱壹古道的初夏小旅行















「若是到恆春 著愛落雨的時陣
    罩霧的山崙 親像姑娘的溫存
    若是到恆春 愛揀黃昏的時陣
    你看海墘的晚雲 半天通紅像抹粉

    若是到恆春 著愛好天的時陣
    出帆的海船 有時駛遠有時近

    若是到恆春 無免揀時陣
    陳達的歌若唱起 一時消阮的心悶」-宋澤萊

就在夏日炎炎的時陣,終於有了拜訪南仁山和阿塱壹古道兩個自然保護區的機會,儘管它們不在恆春八景之列,顧不得陽光驕炙,直奔恆春半島而去。























濕暖的西南風,為恆春半島在夏季帶來豐沛的水氣,相較於冬天東北季風帶來的落山風時節,更顯得悶熱潮濕,在南仁山,70%的降雨量集中在6-10月,每年有250多個下雨的日子(參註1),走在南仁山保護區裡的步道,遇上時晴時雨的天氣,雲雨低罩的森林就像是個大蒸籠似地,悶熱的有些吃不消。














位於恆春半島東半部的南仁山,正是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處,也是東亞植物分佈的最南界與馬來亞植物分佈的最北界,這裡除了平均溫度高,雨量集中在夏季,同時也是東北季風的迎風面,使得在保護區內可以同時看到溫帶、亞熱帶及熱帶的植物(參註1)。根據國內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南仁山保護區內列入記錄的植物有1,238種,其中又以蕨類等被子植物稀有種為多,從相關調查記錄顯示(參註2),浸水營附近區域裡有82種稀有植物,其中就有34種出現在浸水營以南到南仁山的區域,被子植物在這群稀有植物中佔了94%。就如同謝桂禎在她的研究著作(參註1)中所說的,南仁山保護區內幾乎包括了台灣本島低海拔地區的所有植物物種,堪稱珍貴難得的低海拔綠色基因庫。


















從入園處到南仁湖僅約4.3公里,緩坡朝上,路況良好,約90%的步道都是在森林內。路旁最常見的是正當花季的長穗木,物如其名,有著長長的穗狀花序,它們特別的地方是花苞並不是一次全數盛開,而是有點隨機性的在花序上此時開幾朵、彼時開幾朵,藍紫色的小花此起彼落,這是造物主的原創呀! 













循著指標前行,長穗馬藍帶著紫色、有著喇叭狀的花含苞待放,稜果榕的上方枝幹和葉間冒出一粒粒果實,鉛筆樹高大但造型奇特,刺茄有著橘色又圓咚咚果實,杜虹花已落盡,取而代之的是粒粒紫珠的果實,葉片可以用來包粽子的月桃也遍存園中,含羞草間開出了一球球像是小粉撲的花,盛開的粉紅色野牡丹(註3)則圍繞在南仁湖旁邊。雖然園中有許多指示牌幫助遊客辨識、學習,不過這裡的樹木花草種類繁多,卻不能一一道盡。


















南仁山不僅是個繁茂的森林世界,保護區裡也是觀察與接近多種昆蟲的好地方,就在離入口不遠處的樹幹上,有隻斯文豪氏攀蜥正用著牠的小眼睛觀察四周環境,根據導覽書上(參註1)所描述的特徵,這隻體側有條黃色縱帶、尾巴有著褐、黑兩色橫帶的蜥蜴是公的。園內不時也能看見結著大網的人面蜘蛛,沼澤區附近則有能唱出不同聲調的青蛙,以及繞著水邊飛舞的紅蜻蜓。













蝴蝶則是另一類在南仁山容易觀察的昆蟲,導覽書提到這裡有多達68種的蝴蝶,我們這次觀察到的包括青斑蝶、紫斑蝶、樺斑蝶、枯葉蝶、全身素黑的黑鳳蝶、尾巴有著紅色與白色斑點的玉帶鳳蝶,以及因為飛行緩慢而被稱為大笨蝶的黑點大白斑蝶,當然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美麗蝴蝶們。這條對外開放的步道其實僅僅只是南仁山保護區裡很小的一個部份,即便如此,得以親近形形色色的動植物的機會並不缺乏,如此寶貴生態環境非常值得珍惜。












沿著海濱而行的 阿塱壹古道同樣燠熱惱人,不過卻有陣陣海風拂去汗水,但對於這裡的動植物而言,海浪沖刷、空氣與土壤裡的鹽分、狂風吹襲、強光曝曬都是生存環境上極大的考驗,能在惡劣的條件下繼續繁衍生命,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從台東南田到屏東旭海約8公里的路程,除了靠近南田一小段路有些爬坡以外,其他的路段都算是平坦好走,只是高溫之下的行進需要注意防曬,並多多補充水分以避免中暑。













阿塱壹古道旁的海灘多數是手掌大的鵝卵石堆積而成,然而海浪沖激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致於這些層層堆疊的鵝卵石在上沖下洗時,都能被震出咚隆聲響,因此再這裡可以聽見很不一樣的海浪之歌。此外,由於台灣東部海岸線過了台東市以後就逐漸往內縮,從阿塱壹古道的高點望向台東的方向,不僅能看見弧形海岸線的優美,還能遠眺列於台東縱谷兩側的山景,嚮導告訴我們,如果在視線極佳的狀況下,蘭嶼與綠島也是在可見的範圍。














暑假多數的遊人都在墾丁,過了電影海角七號的熱潮,恆春古城與周圍的小鎮裡即使不乏熱情的陽光,但也不免顯出些冷清。這回到南仁山與阿塱壹,填上了過去對於這地處南國的半島的空白印象,也許有一天當我也成為遠渡他方的詩人,當我想起家鄉的山嵐、黃昏、海景,還有傳唱多時的歌謠,也能略為撫慰思鄉的心情。


註1:熱帶邊境生物多樣性 南仁山森林世界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編印

註2:參見http://tnl.twbbs.org/article/biogeo/hen/hen2.htm

註3:野牡丹和牡丹花其實是不同種類的植物,只是因為這種台灣原生植物的花型較大,顏色鮮艷,所以才有野牡丹這樣的名字,在南仁山保護區還有銹葉野牡丹和野牡丹藤兩種野牡丹科的植物,但這次並沒有機會在步道附近欣賞到它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